• 028-2735-9595
  • -简阳生活官方网站-

“东灌”工程创造了简阳乃至四川水利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复制链接]

4635

主题

4728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161
发表于 2024-7-22 09: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四川成都| 来自四川
“东灌”工程创造了简阳乃至四川水利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是简阳人用智慧和血汗书写的一段波澜壮阔的史诗,是简阳人民情深难忘的时代记忆。“东灌”工程中所孕育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担当奉献”的“东灌”精神,是沉淀在一代代简阳儿女血脉中最引以为傲的基因传承。


真抓实干不放松,奋楫笃行开新局。作为与愚公移山、李冰治水、红旗渠精神一脉相承的“东灌”精神必将砥砺大家深入贯彻市委十六届八次全会精神,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加快打造“天府门户、空港简阳”,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港产城乡融合示范城市,绘就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简阳新画卷。

qw6.jpg

张家岩水库及其引水渠

20世纪70年代,简阳人民土法上马,克服千难万险,历时十年之久,打通龙泉山、引水灌良田,建成了规模宏大、造福当代、惠泽子孙的都江堰东风渠六期简阳扩灌工程,俗称“东灌”工程,含1条长6274米的龙泉山隧道,总库容3.2亿多立方米的三岔湖、龙泉湖、张家岩3座大中型水库和总长1700多公里的配套渠系。工程有效灌溉面积近80万亩,彻底改变了简阳干旱贫穷的面貌,推动简阳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县向全省农业大县的迈进和跃升。


qw7.jpg

1973年2月25日 龙泉山隧洞竣工通水大会盛况

qw8.jpg

qw9.jpg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工程建设中反映出来的最为明显的特质,当年曾作为主要宣传标语激励工程建设者,形成了思想共识,是工程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团结协作、担当奉献”既体现了简阳人民内部的团结,也充分肯定了外部支援发挥的巨大作用,既体现了简阳人的感恩图报,也展现了雄州儿女的处世立身之道,是工程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四个词是一个逻辑整体,全面反映了建设者及简阳人民凸显的精神品质。既充分尊重实际、植根历史,也基于现实、引领未来。


自力更生

是对志气和性格的淬炼,来自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性格,体现为自信要强、敢为人先的志气。

一是表现为敢为人先、不等不靠。20世纪70年代,简阳“十年一大旱,五年一种旱,三年两头旱,插花干旱年年现”,常年干旱客观制约着全县人民生产发展和生活提质。面对因缺水而贫瘠的土地和贫困的生活现状,简阳人民不愿固步自封、听天由命,迫切希望打破和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在东风渠四期工程新南干渠建成后,使龙泉山以西的龙泉驿、洛带区耕地受益,为打通龙泉山、引水灌良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顺应民意改变简阳干旱面貌,在资金、物资严重缺乏的困难情况下,简阳县委、县革委顺应群众大胆提出的打洞子引水过山的想法,果断决策,带领全县人民破旧立新、顺势而为。工程在1970年2月20日无正式批文的情况下,不等不靠,立马实施,先遣队白手起家、借校舍办公等拉开工程筹建序幕。直到1973年1月才获得省上批文和资金支持,而这时龙泉山隧洞和张家岩水库已建成,所需人力、资金等都是简阳人自筹自给。整个灌区工程从1970年动工到1980年建成,总投资16912.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080.1万元,社队投劳折资7832.4万元,总投工7059.74万个。

二是表现为自强不息、创新创造。“东灌”工程是一个开拓创造的工程,基本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层出不穷,但都没有难住善于自立自强、吐故纳新的简阳人。材料、设备紧缺,就四处求援,“找米下锅”,争取各方支持,并发动群众土法上马,修隧洞用钢钎、二锤硬打,人力挑抬出碴,架渡槽无木料支撑就营部无住房就搭鸭棚,无桌椅就用油桶办公。从自制箢篼等简易的生产工具到用理发镜反光照明、用风车手摇通风、用竹篾筒糊纸排烟排瓦斯、用条石砌“梅花洞”、用手动绞车吊石头水泥,到全国首先采用打斜井的办法多个断面同时施工、自制木卷扬机、加长电钻钻头、石树清对三岔水库充水渠的创新设计,都是因地制宜、从无到有的创新创造,也证明了蕴藏在人民中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的。

自力更生是推动当前简阳发展必不可少的最大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0月在河南安阳考察时指出,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当下,简阳面临发展能级之变、发展格局之变、发展方式之变、发展品质之变的“四变”市情特征,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追赶跨越窗口期、城市能级跃升期、爬坡过坎关键期的“四期”发展形势,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亟需弘扬自力更生精神,结合实际,充分依靠自身内部的力量,增强内在核心驱动力。自力更生不是要否定开放合作,而是指要解决简阳发展目前面临的各种瓶颈、要素制约的困难和问题,从根本上必须广泛依靠、发动简阳人民。

艰苦奋斗

是对意志和风貌的淬炼,来自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意志,体现为披荆斩棘、无畏向前的风貌。

一是表现为战天斗地、攻坚克难。“东灌”工程项多量大,施工任务艰巨,环境条件艰苦。面对重重困难,工程人员不动摇,不等待,顽强拼搏,浴血奋战。龙泉山隧洞地质复杂,施工环境恶劣,先后战胜塌方冒顶、高温缺氧、瓦斯爆炸、河床涌水等艰难险阻,以昏倒 6000余人次、牺牲21人、伤残数10人的代价,仅用两年两个月就打通了6274米的龙泉山隧洞。十六营(简阳县镇金区)仅用了96天打通143米长的隧洞,并利用工余时间从十多华里外挑运河沙、水泥60多吨衬砌隧洞,形成了“石佛山精神”。“开路先锋”六营(简阳县贾家区)在“宁舍十斤肉,脱下几层皮,27日打通第一段,一分一秒不能移”的口号激励下,提前17个小时打通逗拢进口至6号斜井第一段(长246米)。水库、渠道施工,全系人力为主,辅以部分机械,广大民工日晒雨淋,肩挑背磨,挑沙运土,抬夯拉磙。正是靠这种吃苦耐劳、流血流汗、连续奋战的创业精神,让“天堑变通途”,在青丘原野构建起“引水灌良田”的“大动脉”和“毛细血管”。

二是表现为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东灌”工程开工后,一声令下,八方呼应,建设者们争分夺秒、执着坚韧,历时10年4个月,共完成总工程量1630.58万立方米,其中土石方开挖回填1556.77万立方米,干、浆砌条块石67.64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6.17万立方米,建成6274米、流量为30立方米/秒的龙泉山隧洞1座,总库容3.2032亿立方米的三岔、石盘、张家岩3座大中型水库和1座总库容30.9万立方米的翻身水库,37条总长446.52公里的配套干渠、分干渠和支渠,410余条总长1290余公里的斗、农、毛渠。一个个数据,就是一份份信念,一次次坚持,就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证明和实践。

艰苦奋斗是战胜各种困难问题,加快塑造“天府门户 空港简阳”城市品牌的重要保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的伟大奋斗史,艰苦奋斗精神是百年大党的制胜法宝,当前和今后都不过时。而今,简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梯次型产业格局,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面对经济承压、财政过紧日子的现状,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敢拼敢闯、善于攻坚,加快把“设计图”变为“施工图”,务实把“大写意”变成“工笔画”,不断将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艰苦奋斗在当前的时代形势下,虽已不再需要我们节衣缩食,但仍需厉行节约,更要敢于迎难而上、披荆斩棘。

团结协作

是对智慧和情感的淬炼,来自于“聚沙成塔、积土成山”的智慧,体现为众志成城、感恩图报的情感。

一是表现为众志成城、甘苦与共。十年“东灌”工程,从全县调集数万农村劳动力,从县级机关、各区和公社及各企事业单位抽调上千名干部和各类技术人员投入工程建设,含河东非收益4个区也承担了张家岩水库的修建。从干部到群众,从河东到河西,十万建设者甘苦与共,既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更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目光交汇在同一个理想上,让力量拧成一股绳,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在守望相助的温情中和风雨同舟的笃定中携手前行。农村青壮劳力上工地后,在家成员照常搞好生产,冬春突击开挖支、斗、农、毛渠;每到施工关键时刻,各区、社主要领导到工地带班突击,“前方”与“后方”配合,十年间做到了工程建设与农业生产两不误。

二是表现为善于借力、感恩图报。面对如此庞大的工程,建设者深知,只有更多的借助各方力量,统筹协作,整合资源,方能事半功倍。为此,他们广泛寻求相关单位的鼎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县内厂企和内江30余个厂矿企业支援了部分物资和急需设备,先后有200多个单位给予了援助支持,其中铁二局精测队和支援小分队、省水利二队、威远红卫煤矿、资阳431厂、冶金部成勘公司、省水文地质大队和省、地水利勘测、设计部门等30余家单位直接参战;3支解放军部队2000余名官兵和40余辆汽车先后参加了三岔水库主坝清基和移民搬迁;成都、内江、雅安等运输公司和铁路、省地医疗等部门为工程物资运输、移民搬迁、工地救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仁寿、双流县对三岔水库、引水总干渠的工程占地、移民搬迁给予了积极支持。面对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简阳人感恩在心,实践于行,永远铭记。

团结协作是建设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港产城乡融合示范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同体,团结协作是中国人民开创各项事业的重要法宝。我们清醒认识到当前发展水平与成都其他兄弟区(市)县,还有一定差距。接续奋斗、勇毅前行,需要我们更加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干群一心、众志成城,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全省打造“国家战略产业备份基地”等机遇,在双东简的联动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建圈强链。

担当奉献

是对信念和责任的淬炼,来自于“路虽远、行必至”的信念,体现为功成有我、舍我其谁的责任。

一是表现为履职尽责、功成有我。“东灌”工程的实施,在“打通龙泉山,引水灌良田”的口号激励下,建设者们在“事虽难、做必成”的坚定信念支撑下,所有人勇挑重担,全心付出,用心用力把自己担当的事做到极致、把手头的活做到最好,以最快的速度把立下的目标实现。“东灌”工程属“民办公助”性质,十年间全县总投工8000余万个,民工工分转回生产队参加分配,实际是全县人民承担了工程的投劳折资。县、区一大批干部按照组织要求,离开原单位和告别家人到条件艰苦的工地,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肩负起工程建设重任;社、队干部率队到工地,长期奋战在施工第一线,组织带领广大民工完成各项施工任务。工程建设管理采用部队建制,从指战员到每一名兵,从指挥部到每一个工地,从勘测、施工、运输、采购到后勤保障、文艺宣传每个岗位,大家分工明确,各尽所能。

二是表现为舍己为公、不怕牺牲。三岔水库修建,库区2.4万余群众舍小家、为大家,在补偿标准偏低的情况下作出自我牺牲,两个冬春全部搬迁完毕,创造了四川水利建设搬迁移民史上的奇迹。面对危险,铁路工人师傅李文德为了他人的安全只身一人冲在最前面;范富森在塌方事故中当场牺牲,追悼会上,他的母亲却擦干眼泪,毅然表示要把其弟弟也送上工程建设一线,继承哥哥的遗志;周家乡王道作在龙泉山隧洞3号井事故中牺牲,其父王大廷化悲痛为力量,再三向指挥部请求上工程建设前线,继续完成儿子未竟的事业……从开工到竣工,十年岁月,镌刻奋斗的足迹,也铭记奋斗者的流血付出。119人为工程献身、2000多人伤残,十万建设者挥汗如雨、精疲力竭,付出了他们火热的青春和巨大的心血。无论牺牲的还是活着的,都堪当英雄。简阳人是英雄的人民,在”东灌”工程的大业上,他们一路前仆后继、矢志不渝。

担当奉献是绘就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简阳新画卷必备的思想意识和最大的底气依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全社会弘扬奉献精神。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担当奉献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品质。“担当奉献”的精神既是简阳人民的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东灌”精神中最为耀眼的“简阳意志”。当下,简阳面临发展产业发展动能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创新创造活力不强等问题,唯有担当奉献,各担其责、各展所长,才能干成更多“东灌”工程,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效能治理、市民高品质生活。

qw10.jpg

张家岩水库

“东灌”工程焕发了天府雄州的勃勃生机和无限荣光,也镌刻着简阳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和精神价值。在简阳,不出三代,总有“东灌”工程的建设者,这无疑是传承弘扬“东灌”精神最广大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民意基础。“东灌”精神源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根植于波澜壮阔历史中的城市精神,更是简阳人薪火相传的集体品格。

qw11.jpg
简阳市将通过表述语创意展示、群众文化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等多种形式、各种媒介把“东灌”精神宣传推广融入各行各业,提升知晓率和影响力,进一步感召、激发、凝聚全市干部群众强大精神力量和共同价值追求,为打造“天府门户、空港简阳”,建设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港产城乡融合示范城市汇聚更广泛力量。

当前,简阳为服务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破解简阳高质量发展瓶颈制约,正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六届八次全会精神,加快打造“天府门户、空港简阳”,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东灌”精神是城市精神,更是简阳人的集体品格。传承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担当奉献的“东灌”精神,争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急先锋”,掌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本领”,锤炼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好作风”,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排除万难的决心、攻城拔寨的勇气,在狠抓项目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奋勇争先、多作贡献,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续写“空港简阳时代新篇”,绘就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简阳新画卷,正当其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1
QQ